体育百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NBA篮球

文章内容

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_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解读

zmhk 2024-06-03
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_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解读       作为一名AI机器人,我可以提供与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
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_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解读

       作为一名AI机器人,我可以提供与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1.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

2.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下发《全国性单项体育竞赛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3.运动员喝红牛会禁赛吗

4.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53号--省政府决定废止的政府规章目录

5.山东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2022修正)

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_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解读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

       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

       一、招考类型

        具有体育特长的考生,结合自身体育专项特长,可报考两种类型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

        第一种是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专业招生考试(下称体育统考);

        第二种是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招生(下称运训单考)。

        二、体育统考

        (一)报名

        1.报考资格

        凡符合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且具有一定体育专长者均可报考。

        2.报考办法

        报考体育统考的考生实行全省统一报名,报名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至10日,具体报名办法按照《关于做好广东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粤招[2018]15号)有关要求进行。凡报考体育统考的考生,均需在报名系统上选填体育类考生对应项目信息点。体育术科统一考试报考费与高考报考费一同交纳,实行网上交费,收费标准执行原广东省物价局规定的标准。

        (二)考试

        报考我省体育统考的考生必须先参加全省体育术科统一考试,然后再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文化课考试。

        1.术科统考

        2019年我省体育术科统考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集中考点分项目分批考试。

        (1)考试时间和地点

        考试时间:2019年1月10日-1月22日。

        考试地点:广州体育学院。联系单位:广州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20-38024685、38024562、38027983(传真);地址:广州大道中1268号;邮编:510500。

        考生考试时间按报考项目随机编排,考生须在2019年1月3日-1月9日登录广东省普高报名系统(网址:www.ecogd.edu.cn/pgks)查看考试时间并自行打印准考证。2019年起,我省体育术科统考取消现场报到环节,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持身份证、准考证到考点检录,未按时检录的考生,按放弃考试处理。

        参加体育术科统考的考生,由所在市、县(区)招生办公室进行考前安全教育和考试纪律教育,确保应试考生的安全,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考生所在学校必须指定专门老师督促考生购买考试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往返交通),并告知考生和家长考试中存在的所有意外和风险,以保证考生旅途和考试期间的绝对安全。

        为确保体育术科统考的正常有序进行,请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办公室在考试期间,指派一名在编干部到考点参与考务管理工作,协助做好本市考生的考务管理。请各市将派出人员名单(见附件1)于2019年1月3日前通过传真报我院高招处,传真电话:020-38627842。报到时间:2019年1月9日下午,报到地点另行通知。

        (2)考试项目及赋分和成绩计算

        ①考试项目及赋分

        体育术科统考采取现场测试的形式进行,由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两个部分组成,满分为300分。赋分比例如下:基本素质占75%,专项基础占25%。其中:

        基本素质考试(225分),包括100米跑(75分)、立定三级跳远(75分)和原地推铅球(75分)三项,考生必须参加这三项内容的考试。

        专项基础考试(75分),包括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篮球运球绕杆定点投篮、排球隔网定向垫传球、乒乓球左推右攻(发球机发球)和游泳(分蛙、蝶、仰、自由泳4种泳式)共五项,考生按规定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试。

        ②成绩计算办法

        体育术科考试总分=基本素质得分+专项基础得分。

        (3)考试组织安排

        ①成立考试领导小组

        体育术科统考考点成立考试领导小组,由省教育考试院、考点所在单位领导和主考组成,负责体育术科考试的组织领导工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宏观政策和成绩的录入等工作,考点负责考试的组织实施。考点要严格执行体育术科统考细则和评分标准,切实组织好体育术科考试。

        ②遴选主考和监考人员

        考点和各有关院校要积极推荐、严格挑选思想品德好、本专业学术水平较高、本年度无直系亲属报考体育专业的教师作为主考和监考人员。同时,要组织主考和监考人员认真学习各项目的考试办法与评分标准,使他们熟悉业务、增强责任感。主考和监考人员要严肃认真、秉公执考。坚决查处弄虚作假、冒名替考、涂改伪造成绩等舞弊行为。

        ③考场管理

        考试场地按考试项目实行分片和封闭式管理,考生由检录人员进行身份检查并认真核对身份证、准考证等信息后,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凡因考生错过考试检录时间的,一律不予以补考。考试时,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得穿着带有地区(或中学)名称等明显标记的服装,不得携带训练器材进入考试现场,并进行服用兴奋剂的抽检等等。

        (4)成绩管理

        体育术科统考成绩采用计算机管理,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录入,并将成绩分市汇总,再下发到考生所在市招生办公室,通知考生。

        2.文化课考试

        我省报考体育统考的考生,高考报名时统一派发体育类考生号,考试科类只能选择理科。报考该类专业考生的文化课考试科目为“3+理科综合”,即语文、理科数学、外语和理科综合。报考该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科目仅限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业水平成绩至少两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

        (三)志愿填报

        招收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本专科专业院校均实行平行志愿,设置一个院校志愿组,A、B、C、D、E、F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考生要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和院校的录取要求合理进行填报志愿,考生可兼报普通高考理科类专业,填报志愿时间与普通高考其他专业考生相同,但不能在同一批次内兼报。在同一批次内只能单独选择填报体育类专业志愿或单独选择填报普通理科类专业志愿。填报志愿办法另文通知。

        (四)录取

        1.录取批次及顺序

        招收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专业院校分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进行录取。录取批次与普通文理专业同批次进行,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2.划线规则

        招收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专业的院校,由省招生委员会根据体育类考生文化课、省体育术科统考成绩和招生计划情况,按体育类划定文化课和省体育术科统考最低控制分数线。

        3.投档分数排序

        招收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专业的院校投档总分750分,以高考文化课总分和体育术科统考分数合成的总分排序情况进行投档。总分合成原则为文化课成绩占40%、体育术科统考成绩占60%。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40%+体育术科统考成绩×2.5×60%。考生总分排序规则为:按合成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合成总分相同时,依照体育术科统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体育术科统考成绩仍相同时,按照高考语文、理科综合、理科数学、英语科目成绩依次排序。

        4.投档规则

        招收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专业的院校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投档时,根据院校招生计划,以1:1的比例,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在考生文化课总成绩和省术科统考成绩双上线基础上,依据考生总分及排序情况从高到低,逐个依次检索考生院校志愿进行投档。

        5.录取办法

        我省招生办公室投出档案考生,由院校根据本校招生章程确定的录取规则和标准以及有关招生政策,自主、择优录取。各招生院校体育专业都要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录取。严禁以该专业名义录取学生,入学后转其他专业学习。

        三、运训单考

        (一)报名

        1.报考资格

        凡符合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且具有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资格的考生均可报考。

        2.报考办法

        报考运训单招的考生须于2018年12月1日至10日先参加我省普通高考报名,由户口所在地市级招生办公室统一编排高考考生号,并与普通高考考生同时办理报考手续。然后,考生凭高考考生号依据招生院校招生简章要求,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及“体教联盟APP”体育单招管理系统中进行考试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冬季项目报名时间2019年1月1日至1月15日;其他项目报名时间2019年3月1日至3月15日。

        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且选报理科综合的考生,可以兼报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专业及对应科类的普通专业。但兼报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全省的体育术科统一考试和全国普通高考的文化课统考;兼报对应科类的普通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文化课统考。

        (二)考试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有关政策,运训单考提前招生,考生需参加文化课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

        1.文化课考试

        文化课考试时间为2019年4月20日-21日。文化课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进行命制。考试地点由省教育考试院另文通知。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且学业成绩须符合以下要求:文科类考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理科类考生参加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

        2.体育专项考试

        考试时间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时间为准。体育专项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

        (三)招生、录取等其他相关事项按照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印发〈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科字[2018]132号)(见附件2)要求执行。

        四、违规处理

        根据教育部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教育部确定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体育术科统一考试和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录取依据之一,均属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对在考试过程中违纪作弊的行为,将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严肃处理,将违规行为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对报考体育术科统一考试有作弊行为的考生依据规定将取消普通高考文化课和体育专业术科统一考试成绩;对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有作弊行为的考生依据规定将取消其各类型文化课和体育专业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将予以暂停高考或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我省体育术科统考考点和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考点的处理情况和考生的违纪事实作出取消单科成绩直至取消当年各科成绩的处理。

        招生单位要始终坚持依法治考、治招,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36号)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招生工作中的违规行为。

        五、体检要求

        体育类考生体检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标准执行,体检时间和普通类考生相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身体条件不符合报考体育类专业要求的考生,不得报考体育类专业,心脏及脑部有既往病史的考生,请慎重报考。为确保安全,考生在参加体育术科考试前应到县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参加体育术科统一考试。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的新生,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得低于4.8;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予录取到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除上述要求外,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中明确刊登,并向考生做好咨询解释工作。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办公室要加大力度,加强管理,切实抓好体检工作。体育考生在入学后,各高校要进行身体条件复查。如发现弄虚作假,除了对弄虚作假的考生进行处理外,还要对体检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视其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组织领导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考试招生特别是体育术科的考试工作,要按照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高校招生工作公平公正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考试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各级招生部门和考点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精心组织体育专业术科考试。要切实做到考试组织严密,考场秩序良好,场地器材符合规定标准,评定成绩公正、准确。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考生的法纪教育,坚决杜绝舞弊案件的发生,保证体育专业术科考试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学校体育专业录取新生的质量。

        如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有新的规定,以新的文件和精神为准。

         附件:

        1.派出人员名单回执

        2.《关于印发〈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下发《全国性单项体育竞赛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了促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制定本条例。下面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本条例所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是指负责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维护,为公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机构。

        第三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从事危害公共利益的活动。

        第四条 国家有计划地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予以扶持。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

        第六条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国家鼓励通过自愿捐赠等方式建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社会基金,并鼓励依法向人民政府、社会公益性机构或者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捐赠财产。捐赠人可以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

        国家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 对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 国务院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将全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并符合国家关于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会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选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

        第十二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实用、安全、科学、美观等要求,并采取无障碍措施,方便残疾人使用。具体设计规范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 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使用国有土地的,经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第十四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预留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用地定额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依照法定程序审批。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预留地或者改变其用途。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预留地的,应当依法调整城乡规划,并依照前款规定重新确定建设预留地。重新确定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预留地不得少于原有面积。

        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

        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项目和功能,不得缩小其建设规模和降低其用地指标。

第三章 使用和服务

        第十六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完善服务条件,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开展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功能、特点相适应的服务,保障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用于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十七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应当与当地公众的工作时间、学习时间适当错开。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开放时间,不得少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最低时限。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学校寒暑假期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增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十八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向公众公示其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因维修等原因需要暂时停止开放的,应当提前7日向公众公示。

        第十九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十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提供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需要收取费用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设施的功能、特点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二十二条 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可以将设施出租用于举办文物展览、美术展览、艺术培训等文化活动。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不得将设施的主体部分用于非体育活动。但是,因举办公益性活动或者大型文化活动等特殊情况临时出租的除外。临时出租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0日;租用期满,租用者应当恢复原状,不得影响该设施的功能、用途。

        第二十三条 公众在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时,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第四章 管理和保护

        第二十四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名称、地址、服务项目等内容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公众公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名录。

        第二十五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施、人员,保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完好,确保公众安全。

        公共体育设施内设置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体育项目,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服务技术要求。

        第二十六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用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

        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收支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在作出决定前,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涉及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前,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

        经批准拆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择地重建。重新建设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符合规划要求,一般不得小于原有规模。迁建工作应当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者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文化、体育、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依法查处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侵占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预留地或者改变其用途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作出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的最低时限对公众开放的;

        (二)未公示其服务项目、开放时间等事项的;

        (三)未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者注意事项的;

        (四)未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的;

        (五)未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名称、地址、服务项目等内容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

        第三十一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5000元以下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开展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功能、用途不相适应的服务活动的;

        (二)违反本条例规定出租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

        第三十二条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挪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的各项收入或者有条件维护而不履行维护义务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国家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的,由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本条例的原则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运动员喝红牛会禁赛吗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国性单项体育竞赛财务工作,提高竞赛经费使用效益,保障竞赛顺利进行,根据《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全国性单项体育竞赛(以下简称单项竞赛)是指列入国家体育总局年度竞赛计划、由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项目中心)主办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第三条 单项竞赛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应设财务部门,具体负责单项竞赛资金筹集、使用、核算及管理等工作。单项竞赛的全部财务收支活动必须在组委会的领导下,归口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第四条 单项竞赛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同时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单项竞赛圆满、顺利进行。第五条 单项竞赛财务工作应接受主办单位、上级体育行政部门及审计部门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第六条 单项竞赛活动制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超标准超范围收取参赛经费。第二章 预算管理第七条 单项竞赛财务部门根据竞赛规模、参赛人数、会期等开支因素以及收入情况,编制经费预算,报组委会审核批准后执行。

       编制预算时,要列出具体开支项目、数量、单位、开支标准等计算依据,以便于审核。第八条 承办单位筹集单项竞赛资金确有困难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应适当给予补助,以推动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第三章 收入管理第九条 单项竞赛收入包括项目中心核拨竞赛经费收入、体委补助收入、广告赞助收入、广播电视转播权收入、门票收入及其它与单项竞赛相关的收入。第十条 单项竞赛所有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单项竞赛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截留、分配、挪用和隐匿帐外。第十一条 承办单位接到主办单位或上级体委拨入的竞赛费,应及时为其开具发票。第十二条 承办单位要积极培育开拓竞赛市场,充分开发单项竞赛无形资产和利用竞赛的广告媒体作用,积极、稳妥、依法组织收入,保证竞赛需要。第十三条 承办单位和组委会要加强对单项竞赛赞助合同的管理。合同签署过程中,集资部门、财务部门、业务部门要共同进行充分的论证,明确与赞助商等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等事项,确保合同的合法性,确保有关各方的利益和竞赛的顺利进行。组委会财务部门要掌握、监督合同的落实执行情况。第十四条 与单项竞赛有关的各类广告活动,应由合法的中介人办理,双方以受法律保护的契约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中介费用应根据有关规定合理掌握。第十五条 以单项竞赛名义接受的赞助和捐赠的实物,必须计入收入帐并登记财产明细帐。第四章 支出管理第十六条 单项竞赛支出要本着节俭、高效的原则,严禁一切铺张浪费和攀比行为。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第十七条 单项竞赛的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所需费用应包括在包干定额之内。任何主办和承办单位不得将这些费用转嫁给各参赛队。

       裁判人员酬金标准按项目协会制定的标准执行。第十八条 为降低单项竞赛费用支出,在保证竞赛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应就近选派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第十九条 伙食费支出的管理:

       一、运动员、教练员伙食标准,可参照国家体委、财政部、商业部《关于下发优秀运动员、专职教练员和其他人员伙食费标准规定的通知》〔(85)体计计字464号〕中的实物标准,并根据当地物价水平按照承办单位所在省市的优秀运动队伙食标准上浮30%-50%。费用由各代表队支付。

       二、各代表队工作人员伙食标准由组委会根据当地物价水平商主办单位制定。费用由各代表队支付。

       三、为了保证运动员、教练员营养的实际需要,可在伙食标准之外另列支“伙食补助费”,费用由组委会支付,不得向参赛队收取。第二十条 住宿费支出的管理:

       一、各代表队在编人员在竞赛期间的住宿费由组委会支付。

       二、各代表队提前到会、延期离会、在旅途中转的住宿费、以及超编人员的住宿费由各代表队自理。

       三、制定住宿标准既要贯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又要保证运动队休息、安全、卫生。第二十一条 兴奋剂检测人员的差旅、食宿费用以及兴奋剂检测费用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组委会应积极配合检测工作,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53号--省政府决定废止的政府规章目录

       一、运动员喝红牛会禁赛吗

       不会被禁赛。可以喝,这个饮料并不是违禁品,一般都是喝高糖分的葡萄糖。红牛组方更适合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补充能量、电解质和水分,兴奋中枢神经。红牛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目前已经被列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违禁药物候选名单,没有最终列入,所以可以喝的。

       法律依据:《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应当在协会章程中规定本项目体育赛事活动管理的内容,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出台本项目体育赛事活动组织的团体标准、奖惩措施、信用管理、反兴奋剂工作等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第三十九条

       主办方和承办方应当加强赛风赛纪管理,确保体育赛事活动公平公正开展。

       第四十条

       主办方和承办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体育赛事活动反兴奋剂职责,积极配合反兴奋剂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以及检查调查等工作,采取措施防范兴奋剂风险隐患,在管理权限内对兴奋剂违规问题作出处理。

       二、什么样的跑者会终身禁赛

       1、 以虚假年龄报名的;

       2、隐瞒身体疾病的;

       3、未按要求穿着比赛服装和佩戴号码布的;

       4、不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非报名项目的起跑区起跑的;

       5、不按规定发令时间抢跑出发的;

       6、运动员的教练员、经纪人乘任何车辆进入赛道的;

       7、没有沿规定路线跑完比赛路线,绕近道或途中插入、乘坐交通工具后进入赛道的;

       8、比赛中采用挤人、推人、撞人、绊人等犯规行为的;

       9、在终点不按规定要求重复通过终点领取赛后物品的;

       10、未跑完全程私自通过终点领取纪念品的;

       11、不服从赛事工作人员指挥的;

       12、比赛期间谩骂、打架、滋事的;

       13、其他违反比赛规定的行为。此外,中国田协将严处选手出现冒名顶替参赛、伪造参赛号码或证件、弄虚作假等情况,视情节严重,首次由赛事组委会公告违规者名单,并视情给予其禁止参加该赛事1-3年或终身禁赛的处罚。

山东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2022修正)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153号)

        经2010年12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65次常务会议通过,决定废止《广东省营业性桌球场(室)管理暂行办法》等20项政府规章(目录附后),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黄华华?

       二O-O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省政府决定废止的政府规章目录

       序号

       名 称

       发布、修订日期

       及文号  

       说 明

       l

       广东省营业性桌

       球场(室)管理暂

       行办法1986年5月2日粤府办[1986]

       80号发布,1998年1月18日粤

       府令第35号修订营业性桌球场(室)的管理体制已

       变更,由体育主管部门依法管理。

       2

       广东省乡镇渡口

       管理办法

       1986年9月9日粤府办[1986]

       146号发布,1997年12月31日粤

       府令第33号修订,2002年5月28

       日粤府令第75号第二次修订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

       安全管理条例》关于乡镇渡口管理

       的规定,也不符合我省水上交通安

       全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实际。

       3

       广东省实验动物

       管理办法1988年3月5日粤府函[1988]

       136号发布已被《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所替代。

       4

       广东省对外商投

       资企业征免房产

       税若干规定1988年3月31日粤府函[1988]

       178号发布,2002年5月28日粤

       府令第75号修订制定依据《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

       例》已被国务院第546号令废止。

       5

       广东省档案馆开

       放档案实施细则1988年4月1日粤府办[1988]

       33号发布制定依据《档案馆开放档案暂行办

       法》已被国家档案局明令废止。

       6

       广东省沿海港口

       船舶治安管理办

       法1988年7月9日粤府[1988]

       115号发布

       已不适应当前沿海港口治安管理工

       作需要。

       序号

       名 称

       发布、修订日期

       及文号  

        说 明

       7

       广东省民用爆炸

       物品管理实施细

       则

       1989年5月12日粤府[1989]

       61号发布,1998年1月18日粤

       府令第35号修订

       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

       炸物品管理条例》(国发(1984)5

       号)已被《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

       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所替

       代。

       8

       广东省涉外经济

       合同档案管理规

       定

       1989年11月15日粤府[1989]

       14l号发布

       制定依据《涉外经济合同法》已于

       1999年10月1日被废止。

       9

       广东省征收超标

       准排污费实施办

       法

       1990年9月3日粤府[1990]

       74号发布,1998年4月28日粤

       府令第36号修订,2002年5月

       28日粤府令第75号第二次修订

       制定依据《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已被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排污

       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明令废止。

       10

       广东省城镇个人

       建造住宅管理规

       定

       1991年5月20日粤府[1991]

       57号发布

       制定依据《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

       办法》已被废止。

       11

       广东省省属、中

       央、部队驻穗企

       业、事业单位女职

       工生育保险办法

       1992年3月17日粤府函[1992]

       45号发布

       主要内容已被《广东省生育保险规

       定》所替代。

       12

       广东省道路运输

       服务业管理办法

       1992年9月19日粤府(1992)130

       号发布,1997年12月31日粤府

       令第33号修订制定依据《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

       例》已于2004年被交通部令第8

       号废止。

       13

       广东省浅海滩涂

       水产增养殖保护

       管理规定1994年1月12日粤府(1994)

       4号发布,1997年12月31日粤

       府令第33号修订主要内容已被《广东省渔业管理条

       例》和农业部《养殖权证登记管理

       办法》所替代。

        14

       广东省企业职工

       最低工资规定

       1994年8月22日粤府[1994]

       100号发布

       主要内容已被原劳动保障部2004

       年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所涵

       盖;部分内容与《劳动合同法》、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相抵触。

        15

       广东省城镇解困

       房建设管理规定

       1994年9月10日粤府(1994)106

       号发布,1997年12月31日粤府

       令第33号修订

       已被新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

       政策所替代。

       16

       广东省档案违法

       行为处罚办法

       1995年6月26日粤府[1995)

       48号发布,1998年1月18日粤

       府令第35号修订

       与《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不一

       致。

       序号

       名 称

       发布、修订日期

       及文号  

       说 明

       17

       广东省价格调节

       基金管理规定

       1995年7月10日粤府(1995)

       59号发布,1998年1月18日粤

       府令第35号修订已被2009年11月颁布的《广东省

       价格调节基金管理规定》 (粤府令

       第141号)所替代。

        18

       广东省地方预算

       执行情况审计监

       督实施办法1995年10月19日粤府(1995)

       88号发布

       主要内容已被新制定的《广东省预

       算执行审计条例》所替代。

       19

       广东省经济开发

       试验区管理暂行

       规定1996年11月21日粤府令第7

       号发布相关优惠政策规定与当前实际不

       符。

       20

       广东省外商投资

       造林管理办法

       1997年8月1日粤府令第22号

       发布,2002年5月28日粤府令

       第75号修订    与林权制度改革政策以及内外资权

       利同等原则不相适应。

       第一条 为了规范体育竞赛活动,保障体育竞赛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山东省体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举办的各类国际、洲际和全国、全省性的综合性体育竞赛,行业体育竞赛,单项体育竞赛和面向社会的其他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体育竞赛,是指以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以及省人民政府确认公布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内容的竞赛和表演活动。第三条 体育竞赛活动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节俭高效的原则,坚持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竞赛活动安全。第四条 体育竞赛活动应当按照谁审批(备案)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加强安全监管与服务。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体育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机制,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相关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安排体育竞赛计划时,应当统筹各项费用支出,列支相应经费。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监督、管理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体育竞赛活动的治安、交通秩序维护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支持体育竞赛活动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体育竞赛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对体育竞赛活动的防疫工作进行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工业和信息化、民政、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外事、市场监督管理、大数据、城市管理和气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体育竞赛活动的相关保障工作。

       鼓励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团体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服务保障。第七条 各级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以及其他体育协会(以下统称体育协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章程规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惩戒规范,对举办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个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等开展业务培训,并提供指导和服务。第八条 举办体育竞赛应当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市场资源参与举办体育竞赛。对社会普及程度高、市场潜力大的体育项目,鼓励和支持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开展全省性或者区域性俱乐部联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优化社会体育活动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体育组织,加强各级体育总会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鼓励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第九条 发起体育竞赛的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统称主办方),具体承担筹备、实施体育竞赛工作的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统称承办方)以及为体育竞赛活动提供业务指导或者物质和人力支持、协助举办体育竞赛的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统称协办方),应当通过书面协议方式,对下列事项做出约定:

       (一)体育竞赛活动具体工作分工;

       (二)体育竞赛活动安全责任;

       (三)体育竞赛活动收益分配和风险分担;

       (四)体育竞赛活动转播权和标识、、视频等权益归属;

       (五)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第十条 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举办国际性、全国性体育竞赛活动,举办健身气功、航空体育、登山等运动项目的体育竞赛活动,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本省举办体育竞赛活动,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二)举办山东省运动会、山东省残疾人运动会,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规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各行业单独或者联合申办的全省性体育竞赛活动,包括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全省学校体育联赛等,由申办单位向省人民政府体育、民族、教育等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四)举办全省性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由省级单项体育协会或者体育项目管理单位向省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五)在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举办区域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主办方或者承办方应当向举办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需要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协调处理的体育竞赛活动重大事项,应当事先报请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同意。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广东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全文”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